频繁夜醒、哭闹、想吃奶,这可能是宝宝到了传说中的「猛涨期」。
我们通常把「猛涨期」定义为:成长期间暂时的哺喂增加。
另外它的英文和中翻还有这么几个版本:
根据这个「定义」以及妈妈的表述,猛涨期可能出现在:
天:7~10
周:2~3、4~6
月:3、4、6、9、12
或者更多,每次会持续 2~3 天,一周或者更久。
这样看起来,一岁内的孩子会经历好几个「猛涨期」,而且还有妈妈表示,这种状态不会在一岁之后停止,一岁后还有「恋奶期」。
那么这些隔三差五就出现的「猛涨期」里,孩子们到底在「涨」什么呢?
乳汁量的需求
并没有「涨」很多
除了建立哺乳关系的头一周,似乎需要通过频繁哺喂来获得更多乳汁量以外,我们查阅 6 天~6 个月孩子所需乳汁量,却发现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——每次猛涨期就会提升一个层级,而是一直保持相对的稳定,每日总需求量大约在 550~950mL 之间。
而这群有能力又有主见的孩子们靠着自主控制的吸吮,有时候吃 4~5 次所获得奶量和吃 7~8 次是接近的,所以猛涨期吃的次数多,并不见得吃得量就多。
涨的是对「学习」和「安全」的要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既然没有增量,那么我们所看到的,孩子集中几天的频繁喂养到底在「吃」什么?难道不是奶?
当然是奶,但却不仅仅是奶,或者说,不是单纯为了吃到「更多」的奶。
他们还为了在妈妈的胸口吃到「安全的感受」和获得更多学习能力。
比起体重,孩子们的「猛涨」更涨在脑部:人类的大脑在 6 个月的时候已经有成人大脑的 50% 了,可他们的体重要到成人的 50% 却要到十岁左右。
仅以视觉为例,小宝宝完成如下翻天覆地的过程,只需要 6 个月。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大自然的这一强力配置,就是为了让人类婴儿的脑部得到充分的发育,同时,也因为这一配置能「一次而竟全功」,这对这群对外界还不熟悉、肢体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来说,找到与其媲美的方式并不容易。
那么,当孩子还没找到能媲美乳房的方式的时候,他们每经历一个成长飞跃期,乳房就自然成为他们获得趣味和安定的优质选择。
所以,成长飞速的他们,常常显得很需要母亲的乳房。
另一方面,成长飞速的他们,在发现更有意思和更舒适的事情时,也会对乳房没那么感兴趣。
应对猛涨期:顺势而为
图片来源:123rf.com.cn 正版图片库
水往低处流,人往高处走,对于辛苦的妈妈们来说,在孩子猛涨的时候,也许最好的方式便是顺势而为:
在可以提供乳房的时候提供乳房;
在可以探索的时候以各种形式探索周遭;
妈妈保持心情放松带给孩子愉悦安定的感受,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,能让孩子又涨身体又涨智慧。
简单说,应对猛涨期:哺乳 + 世界,都是好安排。
最后来小结一下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