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南郴州永兴县多名患者家长投诉:自己的孩子颅骨突出成"大头娃娃",孩子总是起一身的湿疹,咳嗽,各项指标都不达标,甚至还有孩子止不住地用手拍打自己的头部。经医生检查,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、发育迟缓,并依次诊断为佝偻病。

看到这个结果,家长们十分痛心却又不明所以,平时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,为何会得这个病?
固体饮料当奶粉卖,宝宝喝成了"大头娃娃"
调查发现,这些幼儿因为此前在体检时诊断出牛奶过敏,医生建议给宝宝食用氨基酸奶粉。于是,家长们都在郴州爱婴坊母婴店导购员强烈推销下购买了同一款名为"倍氨敏无乳糖深度水解蛋白二合一配方粉"给宝宝食用。

据家长们描述,这款奶粉每一小罐400g,价格接近300元。导购员声称是店里最好的高级婴儿奶粉,许多过敏宝宝都是吃这种奶粉。
期间,多位家长发现不对劲,准备停用时还遭到了该母婴店导购员的劝阻,声称是家长给孩子喝的量不够,甚至要家长加大服用量。后来,家长才从医生那里得知:这款倍氨敏配方粉,实际上并不是奶粉,而是一款蛋白固体饮料。但有孩子已经连续喝了两年之久。


对此,多位家长表示非常后悔:"心里真的很难受,觉得这个商家是太没良心了!"目前,当地市场监督管局执法人员已针对此事开展调查。
特医食品需取得相应的生产许可
据了解,特医奶粉的全称是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,目的是通过食品技术调整奶粉的成分,来满足患有特殊疾病或是特定医疗状况宝宝的营养需求。
比如,针对牛奶过敏患儿的氨基酸配方奶粉,就是用不会导致宝宝过敏的氨基酸替代了让孩子过敏的牛奶蛋白,减少对宝宝肠胃道的刺激。而"固体饮料"的原料并没有这些要求,牛奶蛋白过敏的孩子食用后,依然可能出现过敏,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。

依照我国相关规定,国家对特医食品实行严格监管,特医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注册,生产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特殊食品生产许可,且非特医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满足进食受限、消化吸收障碍、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。
知在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中搜索上述"倍氨敏奶粉",显示的相关信息为"0",这意味着该款产品目前并未取得保健品、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及特医食品的生产资格。

实际上,类似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假冒特殊配方奶粉的事件时有发生,其中宁波壹特食品有限公司、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就曾因售卖"固体饮料"冒充"特配奶粉"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"点名"重罚。相关事件知食君也有报道过:固体饮料不属于特医食品。
固体饮料不能推销给婴儿吃,通过注册的只有这些品牌
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、科学松鼠会成员云无心曾指出,婴儿配方奶粉之所以要特别管理,就是要把"能否给婴儿吃"统一由监管机构来判定。没有取得婴儿奶粉配方注册的固体饮料,不管配方如何,都不能推销给婴儿吃。
目前获得审批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及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,均在相关监管部门网站登记,各位家长可登录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进行查询,输入产品名称就可以得知这款产品是否取得相应资质。

在中国,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的确占了很大比例,因此,在目前获得注册的婴幼儿特医食品中,水解蛋白配方或者无乳糖配方占据了很大数量。
根据国家监管部门公开的信息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,目前拿到特医食品注册的配方总共有54个。
其中涉及到婴儿(0-12月)的特医食品有30个,这其中针对蛋白过敏以及乳糖不耐受宝宝的产品有15款。
以下名单为目前监管部门通过注册的适宜0-12个月婴儿食用的30款特医食品。
1、达能:
①纽康特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氨基酸配方粉(食物蛋白过敏婴儿);
②纽贝瑞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苯丙酮尿症配方粉(0~12月龄苯丙酮尿症婴儿);
③纽荃星:特殊医学用途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(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);
2、雀巢:
①超启能恩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食品(0~12月龄乳蛋白过敏高风险婴儿);
②早瑞能恩:特殊医学用途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;(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);
③早启能恩:特殊医学用途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(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);
④安儿宁能恩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食品(0~12月龄乳糖不耐受婴儿);
⑤蔼儿舒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(0~12月龄食物蛋白过敏婴儿);
⑥肽敏舒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食品(0~12月龄食物蛋白过敏婴儿);
3、惠氏
①惠氏:铂臻蔼而嘉特殊医学用途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(0~12月龄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)
4、美赞臣:
①安婴宝:特殊医学用途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粉(早产/低出生体重婴儿);
②安儿宝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无乳糖配方粉(0~12月龄乳糖不耐受婴儿);
③亲舒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粉(0~12月龄乳蛋白过敏高风险婴儿);
5、雅培:
①喜康宝贝添:特殊医学用途婴儿营养补充剂(母乳营养补充剂,适用人 |